?投行項目價 格戰白熱化:白菜價背后是困局還是籌謀??
日期:2025-04-25 10:20:29 / 人氣:91
近日,券商投行領域的價格戰再度升級,兩起極具震撼力的低價承銷定增案例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中金公司以9萬元的保薦承銷費完成了一汽解放20億元的定增項目,費率低至0.005%;而中信證券在中國核電140億元的定增項目中,更是僅以30萬元的價格拿下承銷及保薦業務,費率更是低至0.0021%。這些數字背后,折射出券商傳統投行業務競爭的激烈程度,同時也引發了市場對于投行項目白菜價背后原因及潛在影響的深思。
這兩起案例絕非孤立事件。近年來,券商投行領域的價格戰愈演愈烈,極低費率的保薦承銷定增業務時有發生。從華夏銀行到海航控股,再到如今的一汽解放和中國核電,低費率承銷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觀察近五年定增保薦承銷費率變化,遞減趨勢顯著,2025年截至4月23日,30個案例的平均費率已經降至0.58%。

那么,是什么導致了這種價格戰的白熱化呢?一方面,券商試圖以低價值定增業務為紐帶,維系戰略客戶關系,進而深度嵌入客戶綜合業務體系。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客戶資源的爭奪愈發激烈,券商不得不通過低價策略來吸引和留住客戶。另一方面,通過擴充業務規模,券商得以在新業務競爭、行業排名以及監管分類評價等方面積累優勢。在投行業務馬太效應明顯的背景下,頭部券商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中小券商為了提升行業地位、爭取更好評級結果和業務機會,不得不卷入激烈的競爭之中。
然而,這種低價競爭的背后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首先,極低費率的項目可能導致券商在單個項目上虧損,進而影響其整體盈利能力。其次,低價競爭可能引發服務質量下降的問題。為了降低成本,券商可能會在服務過程中削減必要的環節或降低服務質量,從而損害客戶的利益。最后,這種價格戰還可能擾亂市場秩序,破壞行業的健康發展。
面對這種困局,業內人士呼吁應強化執業質量的監督檢查,以維護市場秩序和行業健康發展。同時,券商也應從自身出發,尋找破局之道。一方面,券商可以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創新業務模式等方式來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行業也應加強自律和監管力度,推動供給側改革優化競爭格局與市場生態。
綜上所述,投行項目白菜價背后既有市場競爭的激烈因素也有券商自身的戰略考量。然而,這種低價競爭并非長久之計。券商應從長遠角度出發尋找破局之道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監管層和行業協會也應加強監管和引導推動投行行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杏耀注冊登錄測速平臺
新聞資訊 News
- 科學是如何淪為了大國博弈的棋子...11-23
- 大疆“密會”投資機構:不提上市...11-23
- 奧特曼都點贊,谷歌Gemini 3 P...11-23
- 吉爾莫·德爾·托羅《弗蘭肯斯坦...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