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貸利率破“3”:銀行從價格戰轉向增值服務競爭
日期:2025-07-24 21:37:18 / 人氣:79

在經濟觀察報記者的調查中,城商行客戶經理張晨和股份制銀行零售信貸部主管陳曦的視角,揭示了當前經營貸市場的激烈競爭態勢。隨著利率持續下行至3%以下,銀行傳統的“價格戰”模式難以為繼,增值服務正成為新的攬客關鍵。
一、利率“內卷”:從3%到2.68%的競爭壓力
張晨所在的城商行已將經營貸利率降至約3%,但仍面臨客戶流失的壓力。其他銀行通過利率優惠券或指定券,將實際利率壓降至2.80%甚至2.68%,吸引了不少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客戶現在都會‘貨比三家’,等著更低的利率報價。”張晨無奈表示,她的考核任務是年末個人普惠貸款凈增2000萬元和10個客戶,只能靠多跑市場攬客。
股份制銀行零售信貸部主管陳曦指出,經營貸利率“破3”主要受政策引導和市場競爭雙重影響。政策要求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而信貸需求不足迫使銀行通過利率工具爭奪優質客戶。此外,部分客戶因擔心逾期影響個人信用記錄,更傾向選擇小微對公貸款,倒逼銀行零售信貸部調降經營貸利率以增強吸引力。
二、價格戰困境:利差縮窄與壞賬風險上升
盡管利率下調能吸引客戶,但銀行的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陳曦算了一筆賬:若經營貸利率為3%,扣除存款成本、風控管理等費用后,實際利差收益不足30個基點;若降至2.80%,利潤幾乎所剩無幾,還會拖累凈息差。更嚴峻的是,壞賬風險正在上升。部分貸款中介通過“美化”財務數據、虛構流水幫助客戶獲批更高額度,導致銀行壞賬撥備計提增加,進一步侵蝕利潤。
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憑借低成本存款優勢,能更大程度壓降利率;而中小銀行受限于存款成本,壓降空間有限。部分城商行通過“一企一策”給予優質客戶略低于3%的利率,但這也導致內部資源分配壓力加劇。“為了完成考核,我們只能靠多跑市場,但效果越來越差。”張晨感慨。
三、轉型增值服務:從“拼價格”到“拼服務”
面對價格戰困境,銀行開始調整策略,通過增值服務增強競爭力。陳曦所在的銀行推出外匯避險服務,幫助出口型小微企業應對匯率風險;同時提供代發工資、資金結算、財富管理等綜合金融服務,提升客戶的財務管理能力。此外,銀行整合資源為客戶推介生意機會,試圖通過非利息收入彌補利差損失。
“增值服務的核心是增強客戶黏性,降低獲客成本。”陳曦表示,部分客戶已認可這種模式,銀行獲客成本有所下降。然而,競爭仍在加劇。有銀行推出免代發工資服務費的優惠,倒逼其他機構進一步創新服務內容。股份制銀行上海分行則采取“分層定價”策略,針對不同行業和信用狀況的客戶差異化定價,并探索“銀險政企”四方合作,賦能企業提升抗風險能力。
四、行業反思:理性定價與綜合服務轉型
博通咨詢分析師王蓬博指出,經營貸利率下行是政策引導與市場供需共同作用的結果,但過度依賴價格戰可能損害銀行的長期盈利能力。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以價換量”雖能短期擴大市場份額,但持續壓縮凈息差將削弱銀行內源資本補充能力,不利于服務實體經濟。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薛洪言建議,銀行需從“放貸者”轉型為“企業伙伴”,拓展綜合金融服務,開發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場景化產品。監管部門也應引導行業理性定價,避免“利率戰”升級導致系統性風險。
五、未來展望:差異化競爭與綜合賦能
隨著利率下行空間收窄,銀行間的競爭將轉向服務質量和綜合賦能能力。增值服務不僅能增強客戶黏性,還能開辟中間業務收入來源,緩解凈息差壓力。然而,這也對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和服務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政策引導與市場博弈的雙重作用下,經營貸市場正從單一的價格競爭走向多元化的服務競爭。銀行能否通過增值服務實現差異化突圍,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
作者:杏耀注冊登錄測速平臺
新聞資訊 News
- 科學是如何淪為了大國博弈的棋子...11-23
- 大疆“密會”投資機構:不提上市...11-23
- 奧特曼都點贊,谷歌Gemini 3 P...11-23
- 吉爾莫·德爾·托羅《弗蘭肯斯坦...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