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員工被抓,中國手機公司在印度頻頻被搶
日期:2023-10-17 15:03:50 / 人氣:489
“10月11日,印度vivo員工被捕引發關注。有消息稱,印度金融執法機構已經逮捕了vivo的一名中國員工,而vivo確認有一名員工被捕,但沒有透露其國籍。近年來,小米、三星等公司在印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外資企業和印度監管機構似乎總是摩擦不斷。從行業來看,印度對手機的旺盛需求和巨大的市場缺口,讓企業難以割舍。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否拿下印度市場,對手機品牌的全球競爭至關重要,這無疑讓手機廠商頗為糾結。
為什么會“多災多難”
對于該員工被捕一事,vivo回應北京商報今日記者稱:“vivo嚴格遵守印度當地的法律法規。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最近的調查,并將采取一切可行的法律措施予以應對。”
公開報道顯示,一年多前,負責調查金融犯罪的印度執法局突擊搜查了vivo在印度的經營場所,稱vivo非法從印度向中國匯款。印度執法局當時表示,vivo印度公司將當地銷售額匯往印度境外避稅,這相當于該公司1.2萬億盧比營業額的近一半。當時vivo表示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
Vivo并不是唯一一家在印度受到處罰的公司。此前,小米、OPPO、三星等手機公司都在印度受到處罰。今年6月,印度執法局向小米在印度的分支機構、公司領導和三家銀行發出正式通知,指控他們非法向國外轉移資金,涉嫌違反外匯管制法。此前,印度執法局已經扣押了小米555.1億盧比的資金,約合人民幣48.2億元,幾乎相當于小米的2000。
今年1月,印度稅務情報局指控三星對遠程無線電頭進行錯誤分類,企圖逃避172.8億盧比,約合15.17億元人民幣的進口關稅。
去年7月,印度稅務情報局聲稱OPPO逃避了近439億盧比,約合37億元人民幣的關稅,并且在計算進口商品交易價值時沒有包括支付的專利費,并向OPPO印度公司發出通知,要求補稅。
獨立國際戰略研究員陳嘉對今日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印度市場表面上看在需求和勞動力方面有優勢,但治理體系不完善是重要劣勢,這使得企業付出很高的隱性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與印度的摩擦始終圍繞著外匯,而印度似乎對外匯管理特別敏感。專家指出,這也是由印度工業現狀決定的。目前,其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生產和出口能力較弱。同時,大量的進口需求造成了印度長期的貿易逆差和經常項目逆差。印度非常依賴外國直接投資來維持匯率和市場的穩定,所以外資總是“進來容易出去難”。
市場誘惑在哪里?
手機品牌雖然在印度吃了不少苦頭,但也不敢輕易放棄。畢竟這是一個重要的增長點。
對于中國品牌來說尤其如此。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手機品牌拿下了印度手機市場前五名的四個位置。據科納仕公司統計,今年第二季度,印度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610萬部,其中三星、vivo、小米、realme和OPPO為銷量前五,其中包括四個中國手機品牌,vivo第二季度在印度手機市場出貨量為640萬部。總體而言,四個中國手機品牌在第二季度贏得了55%的市場份額。
行業觀察人士洪仕斌指出,上述品牌在印度受到青睞,是因為其產品定位契合市場。從發展階段來看,印度幾年前剛剛走過智能手機的普及階段,現在正從“低端機”向“中端機”演變。萬元左右的高端手機在印度需求量小,注重性價比的中國品牌自然受到歡迎。
三星在印度的成功也逃不出這個規律。因為產品線齊全,在中國市場給人印象深刻的是高端產品,但實際上在印度賣的是注重性價比的中低端實惠產品。
數據也證明了這個觀點。IDC數據顯示,2022年,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平均售價約為224美元,約合人民幣1540元,中國手機市場平均售價約為2695元,歐洲發達國家平均售價約為446美元,約合人民幣3000多元。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低迷的背景下,印度市場是為數不多的增長點之一。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同比下降8%,環比下降5%,已經連續八個季度下滑,其中印度和東非的下滑幅度較小。
洪仕斌指出,除了自身的營收壓力,手機廠商還需要應對來自同行的競爭。成功搶占印度市場,可以讓品牌超越同行。即使在印度生意難做,他們也只能“咬著牙”。
北京商報記者王】
為什么會“多災多難”

對于該員工被捕一事,vivo回應北京商報今日記者稱:“vivo嚴格遵守印度當地的法律法規。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最近的調查,并將采取一切可行的法律措施予以應對。”
公開報道顯示,一年多前,負責調查金融犯罪的印度執法局突擊搜查了vivo在印度的經營場所,稱vivo非法從印度向中國匯款。印度執法局當時表示,vivo印度公司將當地銷售額匯往印度境外避稅,這相當于該公司1.2萬億盧比營業額的近一半。當時vivo表示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的調查。
Vivo并不是唯一一家在印度受到處罰的公司。此前,小米、OPPO、三星等手機公司都在印度受到處罰。今年6月,印度執法局向小米在印度的分支機構、公司領導和三家銀行發出正式通知,指控他們非法向國外轉移資金,涉嫌違反外匯管制法。此前,印度執法局已經扣押了小米555.1億盧比的資金,約合人民幣48.2億元,幾乎相當于小米的2000。
今年1月,印度稅務情報局指控三星對遠程無線電頭進行錯誤分類,企圖逃避172.8億盧比,約合15.17億元人民幣的進口關稅。
去年7月,印度稅務情報局聲稱OPPO逃避了近439億盧比,約合37億元人民幣的關稅,并且在計算進口商品交易價值時沒有包括支付的專利費,并向OPPO印度公司發出通知,要求補稅。
獨立國際戰略研究員陳嘉對今日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印度市場表面上看在需求和勞動力方面有優勢,但治理體系不完善是重要劣勢,這使得企業付出很高的隱性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與印度的摩擦始終圍繞著外匯,而印度似乎對外匯管理特別敏感。專家指出,這也是由印度工業現狀決定的。目前,其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生產和出口能力較弱。同時,大量的進口需求造成了印度長期的貿易逆差和經常項目逆差。印度非常依賴外國直接投資來維持匯率和市場的穩定,所以外資總是“進來容易出去難”。
市場誘惑在哪里?
手機品牌雖然在印度吃了不少苦頭,但也不敢輕易放棄。畢竟這是一個重要的增長點。
對于中國品牌來說尤其如此。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手機品牌拿下了印度手機市場前五名的四個位置。據科納仕公司統計,今年第二季度,印度手機市場出貨量為3610萬部,其中三星、vivo、小米、realme和OPPO為銷量前五,其中包括四個中國手機品牌,vivo第二季度在印度手機市場出貨量為640萬部。總體而言,四個中國手機品牌在第二季度贏得了55%的市場份額。
行業觀察人士洪仕斌指出,上述品牌在印度受到青睞,是因為其產品定位契合市場。從發展階段來看,印度幾年前剛剛走過智能手機的普及階段,現在正從“低端機”向“中端機”演變。萬元左右的高端手機在印度需求量小,注重性價比的中國品牌自然受到歡迎。
三星在印度的成功也逃不出這個規律。因為產品線齊全,在中國市場給人印象深刻的是高端產品,但實際上在印度賣的是注重性價比的中低端實惠產品。
數據也證明了這個觀點。IDC數據顯示,2022年,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平均售價約為224美元,約合人民幣1540元,中國手機市場平均售價約為2695元,歐洲發達國家平均售價約為446美元,約合人民幣3000多元。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手機出貨量低迷的背景下,印度市場是為數不多的增長點之一。數據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同比下降8%,環比下降5%,已經連續八個季度下滑,其中印度和東非的下滑幅度較小。
洪仕斌指出,除了自身的營收壓力,手機廠商還需要應對來自同行的競爭。成功搶占印度市場,可以讓品牌超越同行。即使在印度生意難做,他們也只能“咬著牙”。
北京商報記者王】
作者:杏耀注冊登錄測速平臺
新聞資訊 News
- 科學是如何淪為了大國博弈的棋子...11-23
- 大疆“密會”投資機構:不提上市...11-23
- 奧特曼都點贊,谷歌Gemini 3 P...11-23
- 吉爾莫·德爾·托羅《弗蘭肯斯坦...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