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游戲王的豪賭,給 27 個員工分 6 億
日期:2025-09-19 09:31:34 / 人氣:36
上半年,A 股游戲格局風云變幻,世紀華通強勢登頂,市值一舉突破 1400 億大關,創下近十年來的巔峰,以絕對優勢力壓排名第二、市值 880 億的巨人網絡 。在這輝煌時刻,世紀華通不忘犒賞自家員工,一場豪氣的財富盛宴拉開帷幕,27 名員工共分約 6 億元。
然而,在資本市場的聚光燈下,世紀華通卻飽受爭議。2023 年 7 月,因涉嫌 “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對世紀華通展開立案調查。調查結果令人咋舌,世紀華通竟財務造假長達 5 年,在業績對賭的關鍵時期 ——2020 年,利潤虛增超 7 億元 。這一丑聞不僅讓世紀華通戴上了 “ST 華通” 的帽子,更引發外界對其 “資本玩家” 身份的質疑。
回溯世紀華通的發展歷程,可謂不走尋常路。2015 年,世紀華通收購點點互動,就此告別汽車用塑料零部件的邊緣業務,正式踏入游戲產業的舞臺中央。2019 年,世紀華通以 298 億元巨資鯨吞盛趣游戲(原盛大游戲),這場堪稱 “蛇吞象” 的收購,使其一躍成為游戲行業的龍頭企業。但繁華背后,危機悄然埋下,盛趣游戲不僅帶來財務造假的隱患,其旗下王牌 IP《傳奇》在過去十多年間深陷版權糾紛的泥沼,這一曾經價值千億的超級 IP,發展嚴重受限 。
如今,世紀華通亮眼的業績增速,幾乎全靠點點互動獨撐大局。旗下《無盡冬日》助力世紀華通熬過最艱難的寒冬,《Kingshot》則延續成功方法論,為世紀華通的未來發展注入強大信心 。然而,隨著市值登頂,外界對世紀華通未來業績的期待愈發高漲。但 SLG(模擬游戲)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傳奇 IP 買量壓力與日俱增,世紀華通想要維持增長態勢,談何容易。
點點互動,“全村的希望”
毫無疑問,在剛剛過去的 2025 年上半年,世紀華通呈上了近三年來最為耀眼的成績單。財報數據顯示,世紀華通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172 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8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 26.56 億元,同比飆升 129.33% 。
那么,誰是世紀華通利潤的最大功臣?Sensor Tower 數據給出答案,自上線以來,《Whiteout Survival(無盡冬日)》全球累計收入已突破 28 億美元,在今年 6 月的中國手游收入榜中,該游戲依舊穩坐榜首。而剛剛發行 6 個月的《Kingshot》,截至 7 月底全球累計收入已超兩億美元。財報還顯示,世紀華通境外收入高達 89.58 億,遠超 A 股同類公司 。
值得注意的是,《無盡冬日》上線時間不短,從 2023 年 2 月算起,比國內市場早了近兩年。但世紀華通業績的爆發,卻集中在今年中報。這一現象背后的根源在于,點點互動的 “基本盤” 實則在海外。這里所說的并非營收基本盤,而是點點互動驗證 “SLG+” 模式的根基所在,從用戶、產品到團隊,均以海外市場為核心 。
在《無盡冬日》橫空出世前,點點互動在 2018 年至 2022 年的四年間,在海外市場密集測試了大量休閑、RPG 及其他策略玩法類游戲,有據可查的就多達 11 款 。一位游戲行業分析師向鳳凰網科技透露,雖然大型買斷制 3A 游戲、多人在線競技游戲是海外 “深度玩家” 的心頭好,但對于大部分通過智能手機 “入網” 的潛在玩家而言,自 2017 年起,休閑、超休閑游戲賽道應運而生并蓬勃發展,而這正是點點互動長期深耕的領域 。
如今世紀華通的兩大爆款 ——《無盡冬日》和《Kingshot》,官方雖將其定義為冰雪生存、4X 策略游戲,但實際上,這只是吸引休閑玩家的 “招牌”。經過多年精心打磨的素材,加上點點互動專業發行團隊的助力,成功為兩款游戲招攬大量 “種子用戶” 。
再看國內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游戲市場,國內市場無論是付費能力還是用戶基數,均遠超海外。而且,海外玩家對游戲產品更為 “挑剔”,這意味著經過海外市場嚴苛檢驗的產品,進入國內市場往往能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這或許正是點點互動產品 “出口轉內銷” 后,世紀華通業績迎來爆發的關鍵原因 。
然而,與其他游戲品類相比,SLG 游戲流水和玩家群體相對穩定,但在近 10 年的發展歷程中,隨著大量新品不斷涌入,這部分玩家群體逐漸被分流,單個廠商能夠獲取的 “大 R”(高消費玩家)基數持續萎縮。即便點點互動憑借休閑玩法吸引大量新增輕度用戶,也難以擺脫這一行業鐵律。尤其是當用戶規模突破 100 萬核心粉絲后,該題材或玩法的泛用戶接受度將大打折扣,獲客成本也將直線攀升 。
據統計,類似《無盡冬日》的游戲,已有兩款產品營收累計超過 1 億美元,眾多后來者迅速將這一賽道變成一片紅海 。
被拖累的搖錢樹
作為世紀華通業績的另一核心引擎,盛趣游戲本應是穩固的利潤基石。盛趣游戲手握《傳奇》《傳奇世界》《龍之谷》等眾多經典 IP,其 IP 運營模式和龐大穩定的老用戶群體,曾是世紀華通業績的堅實保障 。
但這塊 “壓艙石”,在過去十多年間卻隱患重重。故事要從盛大時期說起。2001 年,盛大以 30 萬美元的價格,從韓國企業亞拓士(Actoz Soft)手中拿下一款名為《Legend of Mir2》游戲的代理權,這款游戲進入中國后改名為《熱血傳奇》,迅速火爆全國,創下百萬人同時在線、日收入過千萬的驚人業績 。
按照常理,誰開發誰享有著作權,本無爭議。但問題在于,這款游戲是由 Actoz 核心成員另起爐灶成立的娛美德(Wemade)開發,Actoz 與娛美德存在一定股權和合作關系,最終雙方共同享有著作權 。
隨著 PC 游戲時代逐漸落幕,原本和諧的合作關系出現裂痕。娛美德認為,Actoz 賣給盛大的僅是 PC 版權,與手游和頁游無關。雙方為此多次對簿公堂。伽馬數據發布的《傳奇 IP 影響力報告》顯示,《傳奇》整體 IP 價值超千億,如此巨大的利益誘惑,讓盛趣游戲絕不可能輕易割舍 。
2015 年前后,手游市場興起,娛美德不再滿足于原定的分成收入,直接涉足授權業務。2016 年 6 月,愷英網絡全資子公司與娛美德簽訂授權合同,金額高達 300 億韓元 。
2017 年 4 月,盛趣游戲子公司以傳奇授權侵權為由,將娛美德與愷英網絡訴至法院,索賠 9990 萬元。與此同時,盛趣游戲與亞拓士在 2017 年 6 月 30 日完成最新續約,期限 8 年,至 2025 年 9 月 28 日。但娛美德聲稱此次續約無效。愷英網絡在巨大壓力下,又與盛趣游戲簽訂三年合作協議,這一行為引發娛美德不滿,后者再次起訴愷英網絡 。2019 年 12 月,愷英網絡公告稱,子公司浙江九翎收到韓國商事仲裁院送達的《仲裁申請》,傳奇 IP 主張浙江九翎應支付人民幣 76.62 億元,這一數字甚至超過當時愷英網絡的市值 。
這一系列事件,讓眾多有意與傳奇 IP 合作的第三方望而卻步。直到 2021 年,《傳奇》軟件著作權在中國的獨占性授權才得以明確。但長達十多年的紛爭,讓傳奇 IP 錯失諸多發展良機 。特別是在傳奇小游戲火爆的當下,盛趣游戲卻不得不耗費大量精力應對侵權問題,從而失去吸引年輕用戶的先機。此外,對于依賴買量的傳奇賽道而言,日益高昂的買量成本,未來必將進一步侵蝕世紀華通的利潤 。
業績承壓,AI 來湊?
隨著市值攀升至巔峰,外界對世紀華通能否持續支撐強勁業績的關注度與日俱增。點點互動面臨的市場紅海競爭,以及傳奇 IP 買量成本的不斷上揚,都給世紀華通的業績增長帶來巨大壓力 。據財報顯示,其銷售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 120%,高達 65.64 億元,增速遠超營收增長,買量投入產出比的危機已初現端倪 。
面對危機,世紀華通一方面加大海外市場投入,全力扶持點點互動;另一方面,積極布局 AI 技術應用,期望實現降本增效 。
AI 技術主要在三個方面發揮作用:在美術資源的 AI 批量生產環節,AI 工具的應用使效率大幅提升 60% - 80%,顯著縮短內容產出周期;劇情內容生成采用 “AI 生成 + 人工優化” 模式,有效提升生產效率,為游戲創新敘事與運營提供有力支撐;在 AI 驅動發行側的買量精準度優化方面效果顯著。數據顯示,上馬 AI 投放系統后,2025 上半年,世紀華通的研發費用達 10.24 億元,相當一部分定向投入 AI 領域。盡管在全部費用化的情況下,對利潤水平產生一定壓制,但整體利潤暫時未受明顯影響 。
此外,在 AI 游戲產品開發方面,世紀華通在 Chinajoy 期間通過 “數龍杯” 大賽,挖掘大量潛在 AI 游戲項目,并與獲獎項目展開深度合作,不排除后續與相關團隊共同孵化對應項目 。
但就 AI 產業本身而言,其具有長周期、高資本密集的特點,目前數億規模的投入,對于公司構建 AI 版圖而言,僅僅是個開端 。
不久前,世紀華通在市值高點時為員工送上一份厚禮。9 月 11 日,世紀華通發布《關于 2022 年員工持股計劃第二個鎖定期屆滿暨解鎖條件成就的提示性公告》 。公告顯示,2022 年員工持股計劃的第二個鎖定期于 9 月 14 日屆滿,參與本員工持股計劃的持有人中,本次符合解鎖條件的共 27 人,對應解鎖權益份額為 3220.7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0.43%。按照最新股價 19.3 元 / 股計算,這部分股票市值約 6.2 億元,人均分配超 2000 萬元 。
市值登頂固然榮耀,但后續增長才是關鍵。以世紀華通目前的盈利水平,能否支撐起長期的業績攀升,仍需時間給出答案。
作者:杏耀注冊登錄測速平臺
新聞資訊 News
- 科學是如何淪為了大國博弈的棋子...11-23
- 大疆“密會”投資機構:不提上市...11-23
- 奧特曼都點贊,谷歌Gemini 3 P...11-23
- 吉爾莫·德爾·托羅《弗蘭肯斯坦...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