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資管機構加倉A股新路徑:量化私募成重要跳板
日期:2025-08-07 15:40:33 / 人氣:49

當外資對A股的配置熱情從“觀望”轉向“行動”,一條新的路徑逐漸清晰——越來越多海外資管機構正將量化私募產品視為加倉A股的核心渠道。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外資凈增持境內股票與基金101億美元,扭轉此前兩年凈減持態勢,其中5-6月凈增持達188億美元,印證了全球資本對A股的興趣升溫。在這股潮流中,量化私募憑借業績優勢與低波動特性,成為海外資金叩響A股大門的關鍵跳板。
## 量化私募為何受青睞?業績與需求的雙重驅動
海外資管機構對量化私募的偏愛,本質是“收益確定性”與“配置剛需”共同作用的結果。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33家量化策略百億私募平均收益率達13.54%,遠超主觀策略百億私募的5.51%。這種業績差距,讓此前因主觀策略表現不及預期而受挫的海外機構,將目光轉向量化領域。
更深層的邏輯在于資產分散化需求。渣打中國首席投資策略師王昕杰觀察到,過去美元資產配置超80%的海外機構,如今正急切壓降美元比例,歐洲股票與新興市場股票成為重點方向。A股作為新興市場的核心組成部分,自然進入配置清單。尤其是跟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機構,因存在剛性配置需求,對A股的加倉意愿更為迫切——他們此前普遍低配A股,如今正計劃快速調升至標配水平。
量化策略的特性恰好匹配了海外機構的風險偏好。相比主觀策略的凈值波動大、業績基準跟蹤誤差高,量化策略通過模型驅動的分散化投資,能有效控制回撤,這與海外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等長期資金的風險訴求高度契合。一家國內頭部量化私募的海外資產管理規模已突破10億美元,印證了這種模式的可行性。
## 決策周期與路徑:不同機構的差異化選擇
海外資管機構對量化私募的投資決策,呈現出鮮明的“類型分化”特征。海外FOF機構、多策略基金、新興市場基金的決策周期較短,通常8-9個月即可完成從接觸到投資的全流程;而養老基金、主權財富基金更為審慎,決策周期長達1-2年,但一旦投資,持有期普遍在5年以上,屬于典型的長期資金。
這種差異源于資金屬性:短期交易型資金追求快速布局A股反彈機會,長期配置型資金則更關注策略的可持續性。跟蹤MSCI新興指數的機構則介于兩者之間,因指數配置的“補倉”需求迫切,決策周期往往更短。
對接路徑上,海外機構仍面臨“渠道有限”的困境。目前納入海外券商代銷渠道的境內量化私募屈指可數,多數機構只能通過直客對接、中介轉介紹等方式尋找合作方。這導致海外機構可選擇的范圍較窄,也讓頭部量化私募的“出海”競爭更趨激烈——約60%的境內量化私募有出海計劃,僅21%已邁出實質性步伐,真正啟動募資的仍是少數。
## 挑戰與破局:從盡調壁壘到資金容量瓶頸
海外資管機構與境內量化私募的合作,并非坦途。投前盡調是第一道難關:海外機構的考察維度遠超收益本身,既包括策略邏輯、歷史業績、凈值波動等投資指標,也涵蓋風控機制獨立性、IT系統災備能力、交易與風控的防火墻設計、核心團隊穩定性等運營細節。更嚴格的是,他們會通過長期跟蹤驗證策略的“言行一致”——即實際操作是否與策略描述相符,回報率能否達到預期。
資金容量則是另一重考驗。海外大型資管機構要求量化策略能一次性“容納”全部投資款,拒絕分期投入,這與境內出資人的靈活節奏形成鮮明對比。若策略資金容量不足,即便通過盡調,合作也會功虧一簣。為此,國內量化私募正通過策略迭代突破瓶頸:有的擴大A股量化紅利策略容量,有的研發港股量化紅利策略,通過覆蓋更廣泛的市場標的提升資金承載能力。
A股量化紅利策略的崛起,為破局提供了新思路。今年前7個月,該策略核心組成部分的銀行指數累計漲幅16.5%,疊加約5%的股息率,綜合收益達21.5%,超過納斯達克100指數的16%。這種“類納斯達克”的走勢,讓海外機構將其視為美股投資的理想替代者,也為量化私募吸引外資增添了籌碼。
## 未來展望:宏觀經濟成關鍵變量
海外資管機構對A股的加倉力度,最終仍取決于中國經濟基本面的修復節奏。花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余向榮指出,當前外資增持的邏輯,一方面源于A股低估值,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實際經濟增速超預期,疊加美元貶值趨勢下的資產分散需求。但若想吸引更多長期資金,下半年名義GDP增長率的修復至關重要——這直接關系到企業盈利預期與資產回報率的提升。
量化私募的“出海”之路,既是海外資金尋找A股機會的縮影,也是中國資管行業國際化的試金石。隨著策略迭代、資金容量擴大與海外信任體系的建立,量化私募有望成為外資流入A股的“主渠道”之一。而對于A股市場而言,這種專業化、機構化的資金流入,將進一步優化市場生態,推動估值體系向價值中樞回歸。
在全球資產再平衡的大背景下,量化私募與海外資管機構的互動,或許只是一個開始。當更多境內機構突破對接壁壘與信任瓶頸,A股在全球資本配置中的權重,或將迎來真正的躍升。
作者:杏耀注冊登錄測速平臺
新聞資訊 News
- 科學是如何淪為了大國博弈的棋子...11-23
- 大疆“密會”投資機構:不提上市...11-23
- 奧特曼都點贊,谷歌Gemini 3 P...11-23
- 吉爾莫·德爾·托羅《弗蘭肯斯坦...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