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基礎科學”,如何從內部淪陷?
日期:2025-08-13 16:56:51 / 人氣:78

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主任潘查納坦(S.Panchanathan)突然辭職。Science(《科學》)雜志上說此事的原因,是特朗普政府下令削減 NSF 年度經費的 55%,并裁撤一千七百名工作人員中的一半,潘查坦無法服從只好辭職。三十日,NSF 員工又收到 “停止所有基金資助項目撥款,包括新批準的和現有的科研項目” 的通知。
NSF 一直是許多人心目中美國的 “基礎科學堡壘”,眼下科學界人士哀聲一片,都認為特朗普正在 “摧毀” 這個堡壘。殊不知,所謂的 “基礎科學堡壘”,在此前數十年的內斗中早就已經淪陷了。
一、美國的 “基礎科學堡壘”
一說起美國的科學技術,許多人都想當然地認為它非常先進。一代人根據身處的現實形成基本認知,這種認知通常就會伴隨他們一輩子。在這個 “美國科學技術先進” 的基本認知中,還包括了一種 “標準敘事”—— 美國科學技術是因為重視基礎科學所以才先進的。這樣的 “標準敘事” 被視為天經地義,并且很自然地得出一個推論 —— 只有重視基礎科學,科學技術才會發達,國家才會強大。
在上面的認知鏈條中,“美國重視基礎科學” 居于關鍵位置。由于許多人的認知定式,從來沒有人提出 “美國到底重不重視基礎科學” 這樣的問題,也沒有人要求舉出 “美國重視技術科學” 的具體證據。幾年前,當筆者率先提出這個問題之后,不出意料地引發了劇烈爭論。筆者的問題,當然要求主張 “美國重視技術科學” 的論者舉出具體證據。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筆者的文章《美國是因為重視基礎科學而強大的嗎?》在經歷了報社內部長時間爭議之后,終于在《文匯報》發表,幾天后被觀察者網轉載,閱讀量超過二十六萬,留言區一片爭吵。按照通常的慣例,筆者自己不會加入爭吵,但樂意觀察那些爭吵。據筆者近年在網上搜尋所得,“美國重視基礎科學” 的證據,居然自始至終只有一條 —— 范內瓦?布什(Vannevar Bush,注意此人未當過總統)在《科學:無盡的前沿》中說過要重視基礎科學。
好吧,這條證據如果能夠成立 —— 這需要建立在 “布什的想法 = 美國的國策” 這樣極其冒險的假定之上 —— 那總算也是證據。于是筆者近年從幾方面考察了這條證據,本文是這些考察中比較關鍵的部分。
二、布什創立 NSF 的基本理念
“二戰” 后,關于科學在國家發展中應該扮演什么角色,或者說國家在科學研究方面投的錢應該怎么用,美國政府中主要存在兩種意見,分別以科學研究發展局主任范內瓦?布什和西弗吉尼亞州聯邦參議員基爾戈(H.Kilgore)為代表。
這兩人都贊成建立某種國家科學基金,但基爾戈希望國家科學基金把錢花在進行應用研究的政府實驗室,而布什希望國家科學基金由科學家管理,只支持非營利性機構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或者說,基爾戈希望科學基金能夠為國家帶來明顯的實際回報,而布什卻希望打造一片遠離政治、不受 “立即產生實際結果” 壓力影響的 “純科學研究” 的綠洲。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羅斯福書面要求布什提交報告,考察關于科學發展四個方面的問題。布什將任務分包下去,他按照精英主義理念挑選了一些人,分別成立四個委員會,讓每個委員會各自向他提交報告。
布什為四份報告分別撰寫了提要,這些提要構成一份他提交給總統閱讀的報告,而將四份報告全文,連同他交代四個委員會成員構成的報告,作為附錄。整個文件取名《科學:無盡的前沿》(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on a Program for Postwar Scientific Research)。但是當一九四五年七月布什將報告送上去時,羅斯福已經去世,美國總統換成了杜魯門。
《科學:無盡的前沿》(1945)封面
由于杜魯門并未要求布什提交這樣的報告,他自然也就沒有義務重視之 —— 事實上杜魯門一點也不重視。布什報告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在努力了五年之后,總算在一九五〇年成立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但是這個被視為 “基礎科學堡壘”、被許多國內學者盲目崇拜的機構,其實從來沒能主導美國的科研資助 —— 第一年只得到了十五萬美元,此后長期只能得到全美國年度科技研發總經費的 1.5% 左右,僅僅這個事實就足以表明,布什在《科學:無盡的前沿》中所表達的愿景,從來就沒有真正實現過。
三、NSF 的長期內斗及其結果
NSF 成立七十余年以來,布什關于基礎科學的理念,實際上一直面臨著兩方面的嚴重挑戰:一是以工程學為代表的應用技術,要求在 NSF 機構內部獲得和基礎科學平等的地位;二是國會希望 NSF 更多服務于美國的國家利益,而不是成為遠離政治的 “純科學綠洲”。這兩方面的挑戰,都與布什最初設立 NSF 的理念直接沖突,這就引發一個問題:布什最初設立 NSF 的理念,后來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獲得過踐行?
NSF 首屆管理機構是由二十四人組成的 “國家科學委員會”(NSB),其中物理學家占絕對多數。唯一的一名工程師是普渡大學工程系主任潑特(A.Potter)教授,這樣的人員比例此后很多年沒有明顯變化。
NSF 設立之初,在政策上確實曾對 “基礎科學” 極力傾斜,即使對工程學的資助,也主要關注基本原理,而不是設計和應用方面的課題。這種資助傾向讓一些申請人公開抱怨說,只要一個提案有實際用途,就會被 NSF 直接拒絕。
美國的工程師和搞實際應用的科學家們,當然對 NSF 的這種做派極為反感,所以 NSF 從成立之日起就種下了內斗的根芽。最初工程師們在 NSF 人事安排上完全處于權力外圍,幾乎沒有決策話語權。而進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這種內斗就完全表面化了。
一九六〇年,NSF 成立之初被排除在外的 “社會科學” 正式成立了單獨的辦公室,這更讓工程師們感到不平 —— 連社會科學都能在 NSF 擁有專屬領地,為什么工程學卻不能?也正是這一年,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美國工程教育協會主席沃克(E.Walker)當選為二十四位委員之一。沃克努力要讓工程學成為一個單獨部門,雖然他歷經的兩任 NSF 主任都對他的努力明確反對,抱歉,當前無法繼續生成,請重試
作者:杏耀注冊登錄測速平臺
新聞資訊 News
- 科學是如何淪為了大國博弈的棋子...11-23
- 大疆“密會”投資機構:不提上市...11-23
- 奧特曼都點贊,谷歌Gemini 3 P...11-23
- 吉爾莫·德爾·托羅《弗蘭肯斯坦...11-23

